Thursday, October 29, 2015

園內中草 - 十月篇


最近在田間發現金錢草的踪影,它喜歡在溫暖、濕潤的氣候下生長。多年生匍匐小草本,葉對生,圓心形,邊緣有圓鋸齒,下面有腺點,像一個個兩元硬幣,開黄色小花。據四川中藥志:它能除濕退黃,利尿通淋,解毒消腫、排除結石等。




北京國家醫學院研究後發現,南非葉具有植物中高含量的抗氧化劑,有抗癌功效。報告也提及南非葉對閃光、老花眼、近視及青光眼有顯著的功效。建議南非葉加一個青蘋果一起攪成果汁喝,小心多吃對腎可能帶來負荷。
兔絲子的種子發芽時,幼莖會極速以旋轉方式纏繞其近旁植物,吸取其養份,甚至在其頂端形成蓬蓋,殺死寄主植物,被認定有害。但據"明代『本草綱目』及清代『本草綱目拾遺』:兔絲子具滋補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的功效。


  
一種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葉大而肥厚、基出、簇生、邊緣有鋸齒,葉液呈黃褐色。蘆薈喜歡生長在排水良好的疏鬆土質中,否則會爛根壞死。《中華本草》指蘆薈能潤腸通便;調節人體免疫力;抗腫廇;保護肝臟;抗胃損傷;抗菌;修復組織損傷;對皮膚也起保護作用。

農耕體驗有感

一直响往大自然環境的我在退休後,經一位舊同事介紹,便當上了永續樂田園義工。起初我是没有農務工作經驗的,但經過一番努力及資深義工們引領教導下,面前一大片長滿野草的土地便給開墾過來,還種植了很多不同種類的農產品如秋葵、稻米、涼瓜、蔬菜、豆角…………等等。

在整個農耕過程中,我都非常享受,一方面可鍛煉體魄,另一方面又可融入田園的自然生態景色,最重要的還可以有機會把收割到的食物送給慈善團體讓長者享用。


我非常欣賞田園採用自然的耕種方法來種植,能夠利用來自山上的溪水灌溉及有機肥料培植有機蔬菜正合乎環境保護原則,並可提供健康有益食物,在永續樂田園耕作確實令我增添了很多樂趣。

勞子路

世界糧食日 - 在樂田園的對話


社會保護與農業:打破農村貧困惡性循環       : 志雲  : 德敏

: 現在很多人都講環保,始終行動最實際。
: 什麼行動才算是環保?
: 不用的燈就關掉、少用冷氣、少浪費、重用、循環、吃素、多種樹等等都能減少對環境的傷害。
: 為什麼少用就是環保?
: 少用冷氣及燈不就是減少能源消耗、減排減碳嗎?還不算環保?
: 同意少用就少消耗,但這是消極做法,有沒有積極一點的呢?
: 少消耗已是很積極地幫助大自然恢復元氣,正如方濟教宗在通諭裡强調:這是愛的行為,是對環境表示尊重,即使其社會效益未及即時顯現,亦會像撒播了的種子繼續發酵,令人回復自信,生命活得更有意義!
: 同意少消耗能幫助大自然復原,大家亦未能完全辦到,但還只是消極吧!我打個比喻:一個剝削窮人的有錢人(政府),良心發現地捐出少少錢扶貧,但背地裏還是在剝削,那麼這扶貧工作又是否真有意思呢?
: 我開始明白你的想法,十分烏托邦,這就是現實的世界呀! 我認為這就需要政府撥亂反正,壓抑富人過度剝削,直至交易是公平為止。當各人付出努力後,所得工資足夠他過合理生活,追求個人成長,就最理想了。
: 同意,理想的世界是人人自力更生,政府的角色看似並不明顯,但其實是在培養一個公平環境,讓每人得以發揮,這才是管理的精要呢!你說那樣是積極,那樣是消極呢?
: 當然是積極了! 我記得老子曾說 :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道德經十七) ,正是這個意思!
: 如果人類只可減少對大自然的傷害而沒有其他,那麼最徹底的方法就是不存在。沒有人就沒有傷害啦!那麼天主造人是為了什麼?
: 當然不是! 既然天主造了人,允許人住在這美麗的家園,人類就是自然生態一部份,有自己的位置,並要負上天主給我們的責任。假若人類不存在,就等如某物種消失,到時生態又不平衡啦! 現在面對的生態災難,都是我們造成的。人類在科技發展幫助下,任何事物無論在數量和速度上都快速達標,但是,地球生態没跑得那麼快啊,衙接不上,就出問題! 所以最緊要大家各司其位,恰如其份,做到生態平衡才上算!
: 天主給人的任務是耕種看守(2:15),減少消耗充其量是看守!那麼耕種為何呢?
: 當然是為生存,為食物。
: 我想,看守是保持,而耕種是發展。問題是,怎麼的發展才對呢!
: 我唔多明?太深奧啦!
: 如上的比喻,發展就是讓所有生命活出他們的光輝,他們的價值。而管理者的角色是成就它發生,但其他生命卻以為是自己的成功。
: 同意,但談何容易! 或者回復慢活及簡樸的生活是一條出路。
: 我還是在耕種體驗及學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