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29, 2015

改變消費的模式,令世界變得更美好

近期敍利亞難民大量湧入歐州,尋求政治庇護,或追求更好的生活。各方反應不一,大都是嘴裏説同情,但實際上都惶恐難民會攤薄本土社會資源,紛紛落閘拒收。究其原由,除了政治動蕩外,氣候變化也極可能是其中一個主因。當富饒的地方不斷乾旱下去,我們可能會看見更多更多類似敍利亞的情況呢!發達國家的消費模式,就是氣候暖化的元兇,那麼,究竟是難民搶奪富國的資源?還是恰恰相反?

自古貧苦人始終佔世界總人口絕大多數。瑞士信貸2014年《全球財富報告》,全球10%最富有人口控制着大约87%的財富?不禁要問是否富人智商比窮人高出好幾十百倍,又或比窮人千倍勤力,令他們享有較多的資源和政經權力?諷刺的是窮人被剝削,反過來還要對富人的慈善捐助百般感謝。假若能建立一套健全公平的社會經濟體制度,能藏富於眾人,讓各人有機會依靠自己的天賦能力,獲取財富,享用資源。到頭來,中產的應佔大多數,不幸的窮人應佔小數才對。


所有國家,都期望經濟每年有所增長,公司盈利也要年年加,做不到的就要被質疑管治能力,要想辦法改善。但是,大家有否懷疑這期望是否合理?是否可以持續發展?無止境的增長,就是要對地球資源不斷苛索,要達標一是人口膨脹,增加需求;一是不斷製造新産品,鼓吹浪費。人類的不斷膨脹就像史前的恐龍巨獸,吃光地球上所有弱小生物後,自己也難逃滅絕命運!

教宗方濟各在《願祢受讚頌》通諭中提出的核心問題:「我們這一生的目的為何?我們為甚麼目標而工作而奮鬥?」個人認為人生目的就是按照天主的意思,耕作和守護這所伊甸樂園,令衪所有的受造物,都能自然平和在園裡繁衍。天主創造的萬物,眾生平等,都有權享用地球的資源如氣候、水、土地等。人,只是其中一份子,絕非高高在上,更没有對其餘物種操生殺之權。既然資源有限,但資源配置嚴重失衡,最直接方法莫如回歸簡約儉樸生活,各人只取其所需,讓資源重新調配,惠及更多貧苦的兄弟姊妹。

此刻教宗正出訪美國,為窮人、為氣候變遷發聲,並企圖說服美國,接納更環保的生活方式,在累積財富的同時,亦必須對氣候變化採取負責任的對策。作為天主教徒,請不要妄自菲薄,我們絶對可以從改變自己消費的模式,令世界變得更美好

梁德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