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19, 2015

12月19日愛大地的覺醒研討會 - 肥沃泥土為吸碳能手講稿



對一個生長在城巿的人,泥土和我距離好像很遠、很遠

很多年前,因為相信有機食物比較健康,但又覺得價錢太貴了,於是走上有機耕種的路。

從耕種中學習到植物由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助改善環境。但當時對泥土的認識有限,只是相信為泥土添加有機質如堆肥等,加上有機肥料,植物自然生長健康。由於相信植物對環境有正面影響,自我感覺十分良好。

2009COP15,幾個月的祈禱,得到的只是沒有實質的所謂協議。我哭著問:天主,我還可做些什麼?

自我檢討的結果,我開始懷疑我的有機耕種對環境是利多還是害多!比如用翻土機,燒草,買外來肥料…

在一個講座裏,聽到鄭神父說一把泥土就有幾十億個生命,激發我對泥土(土壤)的興趣。

原來土壤內有很多生物,如植物的根部丶細菌丶真菌、單細胞動物丶線蟲丶昆蟲等等,而它們的總重量可能比地面生物的總重量高。植物與其他土壤裏的生物共榮共生,互相交換禮物,形成一個健康的生態。
土壤表層一米已包含1500億噸有機碳,是大氣中的碳的三倍。自從人類開始耕種,土壤失去了30-70%的碳含量。保護及增加土壤中的生物及其剩餘物,既可減少大氣的碳含量,又可使土壤肥沃,増加產量,減少使用外來物如肥料。關注環境的農業,如生態農業,再生有機農業等,對此如何處理的一個大課題。

我們不能期望所有人都從事耕作,但當然希望大家嘗試與土壤互動,體會天主的創造。

但作為一個消費者,你又可以做些什麼呢?

今天COP21有了協議,大家可安心嗎?

Friday, December 18, 2015

園內中草 - 十二月篇


我錯手不知殺掉凡幾,魚腥草原來是藥草之王。喜陰涼潮濕的地方,心形的葉子摔碎後有股濃濃腥味。據村上光太郎醫學博士著《魚腥草健康事典》,它含很高量的鉀,有助排出體內過量的鈉。據香港中草藥大全,它還有抗菌、抗病毒、抗過敏、抗氧、利尿增强免疫力作用。



芫茜是傘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適合在冷涼濕潤的天氣,含豐富有機質的土壤生長。芫茜所含揮發油,能去除肉類的腥膻味。芫荽葱皮蛋魚片湯,對初起的感冒,咽喉疼痛很有幫助。一束束小白花像羅繖盛放時,乃賞心樂事。
鑽地老鼠多年生,是紫茉莉的块根,十分粗生,隨處可見。含苞的紫茉莉,像一支支的棉花棒,有多種顏色。據香港中草藥大全,它有抗菌、抗病毒、抗腫瘤、降血糖等作用,鑽地老鼠煲西施骨二小時,加入陳皮及薑,有助祛濕解毒。


  

,落葉喬木,高可達15米。喜光喜温暖濕潤氣候。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高。桑樹混身是寶。桑葉養蠶、桑椹可釀酒、果和根皮可入藥,樹皮製紙。據香港中草藥大全,桑椹能有效應用於肝腎陰虛,眩暈耳嗚,心悸失眠,鬚髮早白等

綠色大愛,感謝天主教永續樂田園

感謝天主引領‚我有幸在2012年認識位於元朗錦上路七星崗的天主教永續樂田園及志同道合的教友‚使自己身心靈都有所啟迪和提昇自己認識土地對人類的根本重要。我在寧靜和諧的田寮中, 深入明白動植物與人類息息相關‚人類需要愛惜土地有限資源‚它為萬物提供豐盛的生命泉源, 是真正的大愛。「愛主愛人愛大地」的信念開啓自己的眼界和心身靈‚認識了人類的渺少‚教友更不能背離創造大地的天主, 人類不憐惜土地是自揭禍根之始。

感謝天主賜給我知道真正的綠色大愛‚不獨明白土地資源的重要‚更認識了一群愛自然愛耕種愛土地的教友‚大家互相扶持‚彼此學習‚一起做義工‚推廣天主為綠色大地的美妙信息‚個人得到寧靜及寬廣的心靈滿足‚十分感恩‚這是豐足飽滿的收穫‚非物質及非筆墨所能形容。

感謝天主的眷顧‚天主教永續樂田園能天天進步‚慢慢拙壯成長‚有更多的義工園丁加入。我們一起努力開墾新田新稼莊‚將樂田園的山林田寮變成有生命活力的靈修之地, 唱出大地之歌, 人人並享共融。可是, 個人因為家庭及工作所限‚現階段不能百分百全情投入樂田園的工作中‚不能常常到訪樂田園; 可幸自己仍然有機會作有限度的參與‚可以不時參與樂田園有意義的工作和提出發展的意見‚期望樂田園能永續發下去, 堅定持守「愛主愛人愛大地」的精神, 一路發揮綠色大地, 綠色大愛的使命!!

張裕彪

做個真正的綠色戰士

現在的城市人,環保意識日益提高,大家都很想盡一分力去愛護地球,去保護已脆弱不堪的大地,所以選吃有機菜成為主流,皆因它標榜其生產過程,不使用化肥、農藥及殺草劑,以致空氣、水和土壤都不受污染,食用後身體更健康,故此就是價錢貴好幾倍,仍有不少人願意購買。

原來種出有機菜的健康泥土,還可以固碳減排。地球1/4的生物棲息在泥土裡,牠們將泥土裡的動植物、微生物殘體、排泄物、分泌物等,分解後轉化成有機腐殖質,這些有機質是可以從空氣中吸收大量的碳,其碳庫量為大氣的3倍,也是全球森林儲碳量的總和,只要人類採用有機耕作,便可大大減低氣候變化的影響。

既然有機耕種對抗氣候變化這般有效,那麼,推動全民吃有機菜,甚至由政府補貼包底,這個世紀大災難,不就迎刃而解嗎?

事實當然非這般簡單。首先,市場上聲稱是有機菜,是否真的有機呢?皆因做假的事時有發生。對有機莱發出有機認證且信譽良好的認證機構,它們的認證標準,是否符合一眾消費者的的要求?他們對標準有嚴格執行嗎?他們有一套完整的監測程序跟進有機泥土的固碳量上嗎?其成效又是否符合我們的預期?

        不得不承認,對這些資訊我們所知有限,我們是否應該更進取,在購買有機農產品之前,主動探訪有關農場,了解他們的生產環境和作業的情况,是否良心農户?又或可以向認證機構叩門,在認證標準上取得共識,並積極跟進,務求我們可以掦出符合標準的農户,作出正確選擇。


正如方濟教宗通諭第六章提及:「對那些掌握著政治、經濟和社會權力的人善意施壓」…. 「這正是消費者的選擇得以改變企業的做法,迫使他們考慮生產模式及環境衝擊…..」。


對抗氣候變化經年,為何成效始終未如理想呢?方濟教宗認為努力必需建基於一種成熟及負責任的良知上。教友們更要藉著信仰的力量,對所有受造物發自內心的謙卑和愛護,多考慮他人,拼棄自私貪婪剝削的慾念,才有望打破氣候變化的僵局。


梁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