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講氣候變化, 似乎並不迫切, 但在非洲, 菲律賓, 美國某些洲等地則有切身之痛, 2015年底在巴黎舉行的氣候協議對人類今後的命運起著深遠的影響, 如把氣温的升幅限制在2度C內, 我們繼續如常生活下去, 不然, 就像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所所長Jeffrey Sachs所言,人類將可能面臨第六次滅絕. 諾貝爾化學得主李遠哲說地球超載了,人類社會排碳到2040年是一個極限, 我們剩下的時間不多,今年(2015)很關鍵, 如果達不成減碳共識, 下一代沒有希望了!
聯合國討論氣候協議已有20屆, 成效不彰, 許多人質疑今屆在巴黎的COP21(第21屆)的氣候議, 和往年一樣, 有姿態, 無實際, 可喜的現像, 氣候變化現已成為中,美,歐盟等政界領袖如習近平, 奧巴馬, 麥克爾, 奧朗德,的施政重點, 上述國家的CO2排放佔全球的一半以上, 令人欣喜的現象中,美及歐盟都同意合作促使巴黎氣候協能夠達成.
因機緣巧合, 在4月底報名截止前參加5月20及21日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總部的營商和氣候高鋒會, 主辦單位問我為何參加, 我答說是回應教宗方濟各呼召基督徒應回應氣候變化及採取相應行動,我有計算由香港至巴黎的碳足跡,故期望能帶出高峰的訊息,大家在各自崗位上實行綠色生活.
今次高鋒會令我驚訝的是沙地阿拉伯石油部長說: Oil is ill(石油生病了), 預計在2040至2050年退場, 以太陽能取代, 因它源源不絕提供能源, 科學家計算太陽進行融核反應, 尚有50億年壽命, 另外, 金融界如美國銀行CEO說, 可支持過渡到低碳經濟的資金已準備好, 但要通過政策鬆綁, 另外, 企業界都已在推行可持續策略如Unilever 發展低温洗粉, 支持本地有機農業, 公平貿易;Nike 正在引進無水印染等都在運用disruptive innovation(破壞性創新) 向低碳生活邁進, 如企業不實行可持續模式就會被淘汰.
有China Daily 的記者問我兩個問題:一是對是次會議的感想, 我說歐洲和美國的石油大亨對石油的看法很不一樣, 歐洲人有awaking 而美國石油企業則否定氣候變化由燒燃化石原料產生, 尤其是 KOCH BROTHERS. 在國內則要喚醒良知和提升石化界使用能源效能; 另一問題是有關 CARBON PRICING 或汚染稅, 我說應按照國情徵收. 與會者則同意每噸碳收取歐羅40至200不等.
會議曲終人散, 但關乎我們的命運, 這不是遙遠的將來如幾百, 幾千, 幾萬年後的事, 而是會發生在10多20年的時, 是人類共同要承擔的孽, 我們已老去, 但我們的下一代將會沒有明天, 不是說將來年青人買不到樓, 或出不了頭, 就算您很有錢也無法在地球存活, 2015年是關鍵的一年, 教友可以祈禱, 支持教宗的環境通諭, 當然是祝願COP21的氣候會議成功, 今後更要力行低碳生活, 我們不再是冷漠的旁觀者, 而是主動參與愛主,愛人,愛大地的行動者, 信仰沒有行為就不再是信仰, 無時間喇, 地球就快反枱, 大家坐言起行罷!
陶建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